销售渠道根据商店在上海的运营规模,可以将它们分为3类:分别为便利店、超市和大卖场。
便利店在上海大约有7,000家便利店,这些便利店的运营面积从20到150平方米不等。
便利店主要销售饮料、奶制品、食品以及日常用品,消费者通常在便利店买一两样产品,并在10分钟之内完成购买。
便利店占上海电池总销售的20%。
在一些便利店里,只有金霸王和劲量电池标有价格标签。
而对于其他品牌,顾客需要让店员扫描电池的条码来获得价格。
有时候,电池被陈列在店员收款柜台的后面货架上,因此顾客很难看清价格,从而也减少了价格对顾客购买的影响。
目前,长虹电池在便利店的价格在2.3-2.4元/节,比南孚低0.1-0.2元/节。
对于一些便利店而言,它们只销售2-3个电池品牌,例如 “全家”、“喜士多”。
在店内,不同的品牌会有不同的包装,以此来相互区别。
如果一个品牌卖2节包装,另外一个品牌则会卖4节的包装。
相比之下,另外一些便利店则接受更多的品牌,通常能达到6-7个电池品牌,比如“快客”和“良友金伴”。
只要这些品牌愿意支付入场费,这些商店对它们总是欢迎的。
超市在上海有大约700家超市,营业面积在200-2,000平方米之间。
这一销售渠道占市场上电池销售额的10%左右。
消费者通常在超市购买少数几样产品,并在半小时内结束购买。
超市提供比便利店更多的产品,并且价格也要便宜一些。
超市通常位于居民区附近,为周边社区提供服务。
电池在超市里的陈列区域要大于便利店。
它的产品归属类别的划分方式与在便利店里相似,但是在超市里电池的价格更加可见,因而顾客也容易比较价格。
大卖场目前在上海有约100家大卖场,这些大卖场的运营面积在5,000-15,000平方米之间,比如“家乐福”、“卜蜂莲花”、“好又多”、“乐购”等。
每一个大卖场都提供几个线路的免费班车接送顾客。
通常一个顾客在大卖场里需要1-2个小时来完成采购。
这个渠道里销售电池品牌要多于另外两个渠道,电池的包装也从1节到12节不等。
随着节数的增加,单个电池的价格也下降较快。
比如,金霸王在家乐福10节装的电池单价为1.8元/节,比便利店的价格折让了40%。
这种价格策略的目的也是为了留住金霸王的重度使用者,并和充电电池相竞争。
而一些oem品牌的价格则更加低廉,针对价格敏感型的顾客,这些电池的价格达到了0.7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