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之旅对于海外上市,中海油从上至下洋溢着乐观情绪。
中海油在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的境外发行申请中乐观地说:
目前,国际油价呈上升趋势。
同时,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平息,国际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和中国更有信心。
因此,许多投资银行和石油公司估计,今年四季度可能会出现更好的市场时机。
根据国际惯例,公司ipo须指定专业公关公司,而上市费用中亦有公关预算部分。
但中海油并未聘请专门的公关公司进行策划。
中海油人期待着1997年中国移动“一骑绝尘”的场面再现25 ,相信路演之旅的尽头将是目迷五色的美元和港元,甚至不少人乐观地预言路演到一半时就会满载而归。
中海油提出了漂亮的概念——“中国海上石油和天然气最大的勘探和生产者”,一旦上市成功,中海油将以670亿港元的市值跻身港股前十名。
一篇评论指出:
中海油有足够的理由自信,这不仅是因为它拥有17亿桶油当量的净探明储量、对海洋石油的垄断权、几乎不承担勘探风险和免税等政策优惠,更重要的是重组后国际化的公司架构:路演时四位老总以地道的英语回答来自各方面的提问,显得光彩照人。
中海油在招股书中对自己的介绍是:
本集团是一家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企业,从事中国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生产。
本集团是中国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最大生产者。
……本集团的大多数正在生产的油气田是根据石油产品分成合同项下开发的…… 中海油招股书宣传的“亮点”包括:
• 石油产品分成合同项下有利的商业条款 • 高勘探成功率 • 基于具有重大开发潜力的探明储量的持续产量增长 • 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结构 • 在中国高速发展地区的战略性天然气市场地位 • 经验丰富的管理队伍招股书着重渲染了“中国近海石油勘探开采专营权”的概念,不止一次地强调了专营权的获得与使用过程,尽管没有明确专营权和优良业绩之间的关系,但因专营权而获得的优越感溢于言表。 但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投资者注意到中国政府已有意改变近海石油勘探开发格局,而陆上石油开采量的下滑和加入wto的预期,使国际投资者难免为中海油的专营权心生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