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公司剥离某项业务以获得资金或投资收益,因为该业务对收购者来说更具价值,但如果并购行为并没有改变企业的命运,这样的战略举措就不能称为大胆的战略转型。
对于那些认为大胆战略转型风险过高的人而言,请想想坐以待毙的危险吧!你的企业价值将会不断下降,企业最终会落入那些充满敌意的收购者、竞争者或政府手中。
即使那些目前盈利前景良好的企业也必须“跳出企业看行业”和“放下眼前看长远”。
例如,新兴市场企业在本国市场拥有大量的机会和相对于西方成熟企业的明显优势,特别是外资企业很难真正了解当地情况。
但新兴市场企业不能安于现状,必须超越自身局限,放眼大局,同时顺应市场变化的发展,迅速前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他们安于现状,没有做好准备,在关键能力、市场份额和获取重要资源方面,没有必要的积累,那么外资公司就会超越它们,发展壮大,在本国市场上击败它们。
厚积薄发,投资未来CEO的最终使命是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但在践行这一使命时,成熟市场上市公司却陷入了困境,即在资本市场主要看重短期业绩的大环境中,企业领导很难放眼未来10年或20年,前瞻性地为企业基业长青进行必要的投入。
股东总回报(TSR)是纽约股票交易所评价上市公司业绩的关键指标,但是实际问题是TSR并不总能真实反映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此外TSR还受到资本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投资人不同投资交易策略的影响。
这就意味着TSR与企业领导经营业务的实际状况相关性其实不大,因此把高管薪酬直接与TSR挂钩的做法也未必科学。
但正是由于这样的激励机制,企业高层在战略决策时往往不自觉地遵循着一条铁律,即未来四个季度的短期业绩是所有人的关注焦点,任何意在确保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总会被一拖再拖。
过于追求短期业绩的思维模式会严重影响公司的长治久安。
如今整个资本市场几乎完全聚焦短期回报,中介机构如基金公司尤其如此,因为基金经理的薪酬与当期实现的投资收益直接挂钩。
企业要抵御这样的短期业绩压力,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技巧。
目前全球金融体系还有一个非常吊诡之处,即金融机构的自身利益往往与企业利益、股东利益以及国家利益背道而驰,金融机构的高额回报往往是以牺牲其他相关各方的长期繁荣发展为代价的。
- 1:世界经济 引领转型: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实现企业成功转型 (拉姆·查兰管理经典) 第26页
- 2:世界经济 引领转型: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实现企业成功转型 (拉姆·查兰管理经典) 第91页
- 3:市场营销 引领转型: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实现企业成功转型 (拉姆·查兰管理经典) 第118页
- 4:市场营销 引领转型: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实现企业成功转型 (拉姆·查兰管理经典) 第121页
- 5:数字化时代 引领转型: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实现企业成功转型 (拉姆·查兰管理经典) 第45页
- 6:数字技术 引领转型: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实现企业成功转型 (拉姆·查兰管理经典) 第42页
- 7:陶氏化学 引领转型: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实现企业成功转型 (拉姆·查兰管理经典) 第96页
- 8:陶氏化学 引领转型: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实现企业成功转型 (拉姆·查兰管理经典) 第97页
- 9:陶氏化学 引领转型: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实现企业成功转型 (拉姆·查兰管理经典) 第98页
- 10:投资 引领转型: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实现企业成功转型 (拉姆·查兰管理经典) 第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