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8日,布什要求实施金额达145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以刺激经济增长,避免发生经济衰退。
布什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国会和政府需要尽快就减税作出决定。
减税可以增加消费开支。
布什说:“减税必须有足够大的数额,可以使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必须是建立在广泛基础上的减税;必须立即生效,但是临时性的;必须不包括任何增税内容。
”2008年下半年,次贷危机有明显的加速恶化迹象,10月4日,布什签署了7000亿美元的经过修改的新版金融救助计划,这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干预。
新法案加进了为期10年、总规模1520亿美元的个人和企业一系列减税计划,延长可再生能源公司以及高科技企业和制药公司期盼已久的研发抵税额,还加进推动清洁能源的180亿美元计划,允许企业向骑自行车上班的员工提供补贴。
在减税中实现良性复苏我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当美国减税,我们媒体相关的评论总是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讨好选民。
讨好选民的政策有什么不妥呢?为什么总是从这种奇怪的动机上去猜测,而不去关注他们减税的受益者和减税所取得的结果呢?这种心态容易让我们忽略对手的长处,失去学习和发现自身问题并及时修复的机会。
纵观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尽管很多人评论布什的减税政策是送给富人的大礼,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总税率和边际税率概念的混淆,或者,出于意识形态不同而追求政治和立场正确的评论。
事实上,布什政府减税政策受益最多的还是美国的中产阶级。
我们看问题、做研究的时候,要坚持某种立场,但必须注意走出立场本身带给自己的局限性,而做出更客观、更冷静的分析。
减税应对危机的策略,在奥巴马上台后,继续进行。
而且,受益最大的人群依然是中产阶级——尽管这远不足以弥补中产阶级在次贷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却为他们重新复苏创造了条件。
诚如奥巴马过渡团队发言人斯蒂芬妮·卡特所言:“减税计划遵循一条简单的原则,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刺激私有部门就业,改善中产阶级的状况。
”奥巴马竭尽全力说服国会通过他的救市计划,以应对快速攀升的失业问题。
2009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提出了近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其中,减税部分高达3000亿~3250亿美元。
经过激烈的讨论,2009年1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该方案更多地关注失业救助、医疗保障以及失业及贫民粮食救济,以减弱此次经济危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伤害。
在减税方面,减税计划首先瞄准的是普通的中产阶级。
〔20〕 2010年9月8日,奥巴马宣布了总额约2000亿美元的企业减税计划。
美国企业在2011年的新增投资将100%免税。
这将在两年内帮助企业节省2000亿美元,使得他们的现金更充裕。
白宫官员称,虽然减税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但这将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得到弥补。
〔21〕 这次减税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国的中产阶级。
根据奥巴马提出的计划,2011年税收中的80%将由年收入逾100万美元的家庭负担。
美国的税收政策是:占美国总人口约2%的,年收入逾100万美元的百万富翁们纳税,包括中产在内的98%的中低收入者免税,以此来缩小美国的贫富差距。
在提出为美国中产阶级永久性减税的同时,奥巴马宣布不再延长对富裕阶层的减税措施。
奥巴马在2010年9月8日的演讲中说,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痛苦而缓慢,800万美国人因为金融危机而失去工作。
美国应当为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中产阶级永久性减税。
奥巴马所划定的中产阶级的界限是: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月收入在2万美元以下。
而中国所划定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界限是:月收入2000元人民币。
我国年人均收入水平的最新数字为年收入3266美元,月收入仅为272美元。
两者的差别接近100倍!(笔者注:此处估算不严谨,应将中国的人均收入以三口之家进行折算后与美国对比,两者的差别应在25倍左右。
)可中国的税收专家们居然说,这一思想是从西方引进的。
- 1:宏观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157页
- 2:宏观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158页
- 3:宏观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163页
- 4:宏观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171页
- 5:宏观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176页
- 6:宏观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223页
- 7:宏观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240页
- 8:宏观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46页
- 9:宏观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47页
- 10:宏观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6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