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款罚金还伴随着佣金激励。
贷款者还怂恿贷款公司给想要卖出的特殊产品开出更高的收益差幅溢价率② ,并给其他不想卖出的产品少打折扣。
整个行业都受到利益的驱使。
贷款者只是想方设法增大放贷量,不管用什么方法。
贷款与市场占有率的竞争非常残酷。
提升营销力慢慢地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天天都受到千锤百炼。
在进入抵押贷款行业之前,我在会计公司工作过。
我的想法一直是要具有创新力并按准则办事。
曾经,合格者与不合格者之间的界线非常明了。
每天出现的新产品慢慢地将这条界线从谨慎的风险管理移到了高额手续费的世界。
当有些人在界线内没法完成业务的时候,这些人便改变界线的位置。
这被称为“构造”贷款,这指的是如果该贷款本来不合格,那就想办法让它变得合格吧。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房地产经纪人研讨会,当时我不仅提到,而且也的确对此深信不疑,“贷款者们提供这些产品……在风险、法务、合规、二级市场等部门里有很多聪明人,他们很清楚自己承担的风险并为之定价。
我是谁,能质问他们?”真是够了!记得曾经有位女性下属说过这样表示怀疑的话,“哇,他们把信用标准降至580分了!”
“我很明显地感到,”吉莉安总结说,“一阵阵毛骨悚然……恶性行为慢慢地遍布了整个行业。
我能看到火山岩……慢慢地蔓延,直到每项业务都留下它们的痕迹,最终整个业务将被吞噬掉。
”
让考克斯最生气的是当时没有人关心实情。
“这肯定是场败仗。
”他说。
次贷行业慢慢进入疯狂状态时,全国性银行监管者还是那么无能。
2005年底,银行监管者想从行业人士中询问他们关于“非传统”抵押贷款“指导方针”的意见。
整个行业进行了回击。
美国金融服务协会主张说,要求贷款公司去评估借款者是否有能力偿清贷款的做法“严格得太不必要了”。
美国银行家协会说,该指导方针“过高估计了抵押贷款产品的风险”。
说它们风险更高是“不对的”,美国银行家协会说,“恰恰相反,它们只是代表了不同种类的风险,这些风险也能受到谨慎贷款者的良好管理”。
美国金融服务协会还让监管者清楚地说明“指导方针并不是绝对规则”。
消费者倡议团体要求更严格的规定出台。
加州再投资联合会主张说,监管者不应允许一些风险分层的存在,比如自列所得选择权指数型arm(stated-income option arm)。
该联合会称这种贷款“对无戒心、无常识的消费者来说是致命的产品”。
加州再投资联合会副董事斯坦写道:“对于消费者或者金融机构的经济稳定性来说,错误地证明次贷借款人偿付能力的承销都是不利行为。
”他继续写道,“借款者陷入无法支付贷款带来的烦恼……金融危机的构成要素均已就位。
”2006年秋天,监管者终于发布了指导方针。
该方针要求贷款者“考虑借款者是否具有偿付能力”。
但是,这个方针仅适用于那些允许借款者延迟支付本金或利息的贷款种类。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仅仅是一套方针。
它不具备法律效力,次贷公司完全可以忽略它。
如果想要知道这实际上意味着什么,你仅需看看华盛顿互惠银行的监管者即可,那就是储蓄机构监理局。
在2006年秋天与储蓄机构监理局会谈后,一位华盛顿互惠银行的高管在一封邮件中总结该监管者的态度:“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们认为这个方针的灵活性很大。
他们特别指出,该指导方针中大部分情况下用的是‘应该’而非‘必须’,而且他们还指望华盛顿互惠银行来确定该方针将如何指导具体的业务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