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按期交货”的严格遵行,是建立中心卫星工厂制度的绝对必要条件。
这一要件是时下各分包卫星工厂所普遍缺乏的。
改善的方法为重视生产计划、生产日程的安排,广泛的使用计划评估审术以及要径法等技术。
再者,卫星工厂对于其生产作业日程不能排得过于紧凑,必须预留部分预备时间,以供为重要中心工厂作必要时的加工赶制。
中心工厂方面除了注意卫星工厂的交货日程安排外,必要时协助其计算交货时间并须订一检查点,定期作其中检查,以免有误。
此一严格注意时间的要求,对于整个工业生产发展,均有良好的影响作用。
(四)稳定的长期采购中心工厂如能保持稳定的长期采购,不仅能使其本身免于缺料缺货的顾虑,也可使卫星工厂安心研究发展,精益求精。
因此在寻找卫星工厂之初,固然要注意价格的投标比较,但分包关系一经建立,应完全不再考虑价格的比较,而须改为品质方面的要求。
这个时候讨论价格时,应本于合理成本的分析而以议价方式进行,切忌时常调换卫星工厂,并须慎防恶性竞标、人情请托。
(五)财务、技术以及原料取得各方面的辅导协助1.中心工厂给予卫星工厂技术协助——如举办讲习会、派遣技术专家指导、协助其经营管理、联合实施品质管制、提供品管及实验等高度精密仪器设备等。
2.中心工厂给予卫星工厂财务协助——如协助卫星工厂向金融机关贷款,以充实或更新其设备;由中心工厂给予小额周转贷款;中心工厂投入资本;租借不动产、机器、工具等供卫星工厂使用;预付订金、签订长期合约等。
3.中心工厂供给卫星工厂材料——中心工厂由于大部分均为大型企业,国内外的声誉卓著,如由其出面采购原料,即使在原料普遍缺乏时期,困难亦较少,甚至于还能享受各种延期付款的优待。
第三节 品质管理如何提高劳力密集的生产线的生产力,以保持其生产成本的竞争力呢?如果过分强调生产力,又将导致品质问题。
强调品质,如无适当的制度来维持生产力,势将牺牲生产力。
结果,生产计划无法实现,导致成本上升。
这两种情况都将会失去市场,经营者必须避免在品质与生产力之间作任何选择。
而经由建立一完善的品质计划,制定厂内作业程序,反馈实行情形而在制造上去求进步。
如果品质计划工作做得适当,而且基于试做、预先生产及早期生产的经验已做过适当修正,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从事于劳力密集的消费电子商品制造厂的经理,无须在达成品质与达成生产力中作任何选择。
做,就做好的观念,及消除昂贵的检验及修理的结果,可以达到最低的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