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与他共事多年的公共关系专家认为,皮根斯做人很实在,从来不搞虚情假意的一套。
但是,在事业中,他对同事要求极其严格,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经营之道,对雇员的管理非常严格。
吹响冲锋号皮根斯经过与著名的弗洛姆律师协商之后,决定于4月初发起双重的攻击。
一方面,他计划发动一场股东表决权的争夺,征求股东投票同意将股东大会推迟一个月。
如此,他可以有时间准备自己的候选董事名单供表决通过……另一方面,他准备强行发动敌对性的收购。
为此,他与德雷塞尔银行的技术人员紧锣密鼓地磋商。
在洛杉矶召开的德雷塞尔银行年会间隙,他曾向迈克·密尔肯请教,此公在高利风险债券方面小有名气。
1985年4月7日星期天,正值复活节的周末,哈特雷刚一打开《纽约时报》,就发现了皮根斯对其公司发动突然袭击的消息。
这真是一个残酷的突如其来的消息。
发动攻击最有利的时间往往选择在周末或假期,华尔街将敌对性收购称之为“不寻常的星期六之夜”。
敌对性收购真称得上一门挖空心思的艺术。
这次皮根斯也如法炮制。
皮根斯在报上建议乌诺考尔公司每股股票54美元,其中,50%先以现金支付,剩下的一半则由相等金额的高利风险债券代替。
这种付款方式相当奸诈,以致股东争先恐后地以比较优惠的第一种现金方式出手股票。
这样袭击者可有把握迅速控制企业……而后,不足的50%资金再以几张“风险”证券来填补。
舆论认为这种办法不是光明正大的,所以后来皮根斯改以100%的现金支付。
这样一来,法律上的争议就小得多了。
飞蛾扑火乌诺考尔公司被搞得稀里糊涂,昏头昏脑。
它哪里想到:皮根斯为了支付发动收购所需的钱,拿出公司全部现金的50%。
但事隔不久,乌诺考尔的反击随即展开了。
4月9日,哈特雷决定发起“如原子弹爆炸般的”反攻,如果皮根斯像他声称的那样购买50%的股票,那么,乌诺考尔将再次发动一场部分收购,以每股72美元的代价夺回自己的股票……公司所有的股东均可认购惟独不准皮根斯问津。
如此,袭击者会陷入绝境。
因为企业高价购买自己的股票,可使已经负债累累的公司濒临崩溃。
这是自杀性的反击措施,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
哈特雷冷静地拉响了“债务炸弹”的导火线,威胁着与收购发动者同归于尽。
皮根斯为此高声惊呼受到了歧视。
很明显,将梅萨排除在乌诺考尔的自我收购之外是站不住脚的。
皮根斯经过和弗洛姆的长时间密谋磋商,决定和乌诺考尔对簿公堂,向德拉威尔和洛杉矶两家法院提出起诉。
他要求这种前所未闻的不光彩的做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与每次敌对性收购一样,在控制乌诺考尔的这场战斗中,属于收购组成部分的法律方面的争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山姆·辛德用尽一切办法,在不同场合攻击皮根斯,揭露他在递交的第13式表格中采取了瞒天过海的欺骗手法,而且违反了托拉斯法律。
4月,梅萨公司晕头转向的律师们被要求于同一天在不同的城市提出申诉理由。
皮根斯本人也通过司法机构强烈反击受到乌诺考尔“歧视性”的待遇……现在,收购的结局就完全取决于法院的判决了。
- 1:领导力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套装共10册) 第1335页
- 2:流动比率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套装共10册) 第225页
- 3:路透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套装共10册) 第557页
- 4:路透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套装共10册) 第558页
- 5:露华浓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套装共10册) 第851页
- 6:伦敦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套装共10册) 第1577页
- 7:伦纳德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套装共10册) 第1234页
- 8:轮胎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套装共10册) 第780页
- 9:罗杰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套装共10册) 第1635页
- 10:罗杰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套装共10册) 第16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