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在回忆录《峭壁边缘》(on the brink)① 中提到,在权力结构变更后,他找到了科尔津并和他面谈。
科尔津当时刚知道自己被取代了;告诉他消息的是约翰·塞恩。
塞恩是高盛的首席财务官,也是科尔津的好朋友。
(2007年,塞恩被任命为美林的首席执行官。
金融危机期间情况最恶劣的那个周末,他针对美林与美国银行合并事宜跟美国银行进行了谈判。
)据保尔森叙述,“汉克,我低估你了,”科尔津说,“我以前不知道你这么厉害。
”事实上,关于保尔森的很多事情都令人惊讶。
他是虔诚的基督徒,最糟糕的行为就是喝了太多的健怡可乐。
尽管保尔森的身家高达9位数,但他却猛烈抨击炫耀性消费。
他生活节俭得出奇。
这点来自他的父亲,一位伊利诺伊州珠宝商。
保尔森在哈佛商学院第二年结婚,他与妻子温迪都是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并且还是狂热的野鸟观察者。
他们当然住在纽约州,但是保尔森的家宅是在中西部的草原上,是一个位于伊利诺伊州巴林顿的农场。
那里是保尔森成长的地方。
作为领导者,保尔森和鲁宾完全不一样。
保尔森有一次对其校友杂志的记者说,“我不是那种能鼓动人心的人,我不是”。
他不靠魅力实现领导,也不是那种会问“你怎么想?”来引导别人思考的人。
相反,保尔森拥有一股自然魅力,他的管理风格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
他习惯采取快速行动,而非旁观、等待并耐心地思考策略。
他总是直接地指明别人的错误,完全不用圆滑的语言技巧来进行掩饰。
保尔森的身高近1.9米,曾是达特茅斯橄榄球队员。
他有足够的威慑力让人闭嘴并保持安静。
这些特质容易让别人低估他,比如说科尔津。
然而,低估他肯定是不对的:保尔森非常注重细节,能够察觉出微妙的差别,而且极其聪明。
保尔森还拥有惊人的工作理念。
“他就像导弹追踪热源一样,”一位原高盛合伙人说,“如果有人说摩托罗拉可能想要筹资,他便会给摩托罗拉打7000次电话。
他反正不会停止。
”(保尔森总是对公司银行家说,他们每打一次电话都需要为客户提供新的东西。
)不管是在滑雪坡上驰骋还是在努力达成一项交易的时候,他都非常讨厌失败。
保尔森不像前任科尔津,也不像后来的接任者劳埃德·布兰克费恩。
保尔森是一位投资银行家,而非固定收益交易者。
早些年,他在高盛的芝加哥分公司从事银行交易。
在加入高盛之前,保尔森担任尼克松政府里约翰·艾立赫曼(john ehrlichman)的助手。
1982年,保尔森成为高盛的合伙人。
当时,他已经加入高盛八年,并且成了公司投资银行部门的共同主管。
在1999年成为首席执行官之前,他一直担任首席运营官。
尽管保尔森是一位地道的投资银行家,但他并不会设法重回旧时光。
他很清楚地看到交易和固定收益不仅是公司的未来,在当时,它们也是公司很重要的部分。
对于高盛的投资银行家来说,最后一次混乱是互联网泡沫。
互联网泡沫于2000年初破灭,那时保尔森刚接管公司不久。
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改变了行业的规矩,并因此伤及高盛。
客户要求用低价贷款来交换银行业务,而在与如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全功能银行的竞争中,高盛发现自己处在非常不利的位置。
保尔森不得不裁掉近3000名员工,并精简了10%的银行部门。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旨在融资的投资银行业务将不再是公司里规模较大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