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并购财务并购是和战略并购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财务并购的目的,并不是从企业战略出发谋求战略协同,而是为了获取财务协同效应,包括财务能力提高、合理避税和预期效应等。
简单而言,就是以单一财务回报为目的的并购。
财务协同效应是并购交易发生后,通过将收购企业低成本内部资金投资于被收购企业高效益项目上,从而使兼并后的企业资金使用效益更为提高。
财务并购往往短期内造成利润的迅速提高,因此是资本市场常见的一种并购方式。
从理论上看,战略并购和财务并购是目的和方法迥异的两种并购方式,但在实际的并购实践中,这两种并购的界限很模糊,甚至在很多交易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也就是说,在以战略并购为主的并购中,包含财务并购的目的。
基于财务目的的并购,也会以战略并购为目的之一,只不过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
并购套利在一些特殊时期,以财务收购为目的的收购,能够带来短期的利益,收购的正反馈非常显著,这通常是并购套利所致。
很多企业财务并购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合并报表后的财务数据,而是在于并购套利。
并购套利,也成为一些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主要驱动力,尤其对一些a股上市公司而言。
在a股上市公司中,市盈率二十几倍,甚至三十几倍的企业比比皆是。
但是在海外市场,十几倍市盈率的价格,已经是定价很高的企业。
在欧洲市场,由于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七八倍甚至三四倍市盈率的资产也很多见。
因此,一旦收购了七八倍甚至三四倍市盈率的公司,分析师简单地通过市盈率的估值,就可以大大提升对于该公司的买卖评级和股价预期,由此刺激股价上升。
因此,中国股市上还有一个奇特的效应,一旦有传言说某上市公司要进行海外收购,股价马上就上涨。
这种上涨就是并购套利的一种预期。
2014年1月,当有媒体报道万向集团正在接洽美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品牌菲斯克的时候,a股上市的万向钱潮股价一路向上。
至停牌前的两周多时间里,股价涨幅达到50%。
到2月15日,在经过了长达3天19轮竞拍后,万向集团以1.492亿美元的天价拍下菲斯克。
这一价格,是万向集团起拍价的6倍。
消息公布后,业内人士普遍诧异交易价格之高,质疑是否物有所值,但是万向钱潮的股价依旧一路向上,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股价翻番。
- 1: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 (中国高级工商管理丛书) 第417页
- 2: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 (中国高级工商管理丛书) 第342页
- 3: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 (中国高级工商管理丛书) 第341页
- 4:投资 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 (中国高级工商管理丛书) 第69页
- 5:金龙汽车 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 (中国高级工商管理丛书) 第71页
- 6: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 (中国高级工商管理丛书) 第361页
- 7:股票 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 (中国高级工商管理丛书)第124页
- 8: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 (中国高级工商管理丛书) 第372页
- 9:投资 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 (中国高级工商管理丛书)第264页
- 10:企业经营 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 (中国高级工商管理丛书)第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