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合作比竞争得到的更多 小涛考试成绩常常落后,老师关心地问:“你的成绩怎么老是不如你打球时的表现呢?” 小涛无奈地说:“老师,您有所不知。 打球有人合作,可是考试时却没有呀!” ”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是非零和博弈的体现。 它强调竞争者积极争取多层次、跨领域的战略合作,共享资源,集成要素优势,实现双赢或多赢的市场策略。 强者之间尚且如此,弱者之间更应加强竞争与合作关系。 通过合作,企业得到了发展,因此也就获得了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机会。 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又让企业可以更快速地发展壮大。 这就是合作所带来的好处。 30多年前,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注册的微软公司几乎没有人知道。 直到他们研制一些办公软件并投入市场,一些圈内人才知道微软公司。 但与当时电脑老大ibm相比,微软只是一只“小蚂蚁”。 但是,比尔·盖茨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决心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像ibm那种规模和实力的公司。 在当时,人们都认为只有发展电脑硬件才会赚钱。 但比尔·盖茨认为,个人计算机将是未来电脑的发展主方向,而为它服务的系统软件也将越来越重要。 于是,他和研究人员终于研制出了新型的系统软件。 不久,他听说帕特森的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已经研制出一种被称为qdos的操作系统。 比尔·盖茨仔细研究之后以合适价格买下其使用权和全部的所有权。 之后,盖茨组织自己的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终于研制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ms-dos系统。 在当时,盖茨所领导的微软公司力小利薄,根本无法完成自己的抱负,如果想让全世界认可自己的产品,只有与实力强大的ibm合作,才是一条好的出路。 就合作而言,只有双方都有利可图,才可能会成功,如果一方急切需要另一方的一种价值,合作会更愉快。 因此,合作的实质也就成了“你为我用,我为你用”。 在当时,ibm想向个人计算机方向发展,但要完成此项开发,软件上需得到协助。 恰好,微软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小有名气,其成果也具有一定优势。 这样,二者一拍即合。 在还没有与比尔·盖茨会面前,ibm让他签署了一项机密协议,即让盖茨保证不向外界知道ibm与他谈的任何机密。 ibm经常采用这种办法从法律上保护自己。 这样,ibm今后即使从客户的设想和信息中赚钱,客户也难以起诉。 但是,从这件事情中,盖茨立即明白ibm是很认真地和他们商量合作事宜的,因为如果ibm不想和他谈正经事的话,就不会拟协议。 他兴奋地对同伴说道:“伙计们,机会来了。 ”和ibm第二次见面后,ibm准备插手个人计算机领域的想法和行动被盖茨知道了。 当时,合同的第一项订货是操作系统。 要完成ibm与微软的合作项目,时间紧迫,软件的成品须在1981年3月底以前设计完成。 比尔?盖茨带领自己的伙计们,向ibm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久,ibmpc研制成功了,微软dos也因之而成为行业的唯一标准。 自此,由于ibm pc销量日增,ms-dos的影响也与日俱增,为其开发的应用软件也越来越多,从而更加巩固了其基础地位。 微软最终成了最大的赢家。 微软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通过与电脑业巨人ibm的成功合作得到的。 正是这桶金成就了微软后来的辉煌。 微软与ibm的合作诠释了弱者通过与强者合作走上成功之路的道理。 而微软与sun公司之间的合作,则向我们展示了强强合作的一种双赢结局。
曾有一位名人说:“如果你不能战胜他们,你就加入到他们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