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169页
作者:静 时间:2020-08-24 08:51 浏览(493)
银行是个赚钱的机构,它把钱借给你,是由于两方面原因:第一,它相信你,你有抵押或者担保,比如住房抵押贷款,到时候你不按时归还贷款,房子就归银行了;第二,你要支付利息。利息是理解信用工具和金融市场的钥匙。几十年前,利息还是个充满贬义的字眼,被认为是剥削的工具,是银行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的手段。现在,当然很少有人这样说,不过究竟何为利息,却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在骨子里,不少人认为,利息还
银行是个赚钱的机构,它把钱借给你,是由于两方面原因:第一,它相信你,你有抵押或者担保,比如住房抵押贷款,到时候你不按时归还贷款,房子就归银行了;第二,你要支付利息。
利息是理解信用工具和金融市场的钥匙。
几十年前,利息还是个充满贬义的字眼,被认为是剥削的工具,是银行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的手段。
现在,当然很少有人这样说,不过究竟何为利息,却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
在骨子里,不少人认为,利息还是不劳而获。
如何理解利息呢?一言以蔽之:利息不过人性而已。
过去,总有人号召我们放弃现在的享受,以便享有更美好的未来。
在挨饿的时代,还有人让我们瞻望人人可以吃饱饭的理想社会。
结果,我们常常上当,把东西让给了别人。
未来并不如原本期待的那般美好,还白白放弃了本应有的现在的享受。
骗子的主要伎俩,就是让人畅想未来,放弃现在的金钱或者享受,让给骗子,而骗子总是让人放眼未来的。
如果问,说到底,“现在”与“未来”相比,哪个更重要?当然是“现在”!因为“现在”是每个人可以把握的,“现在”的东西,可以马上供人享用,没有任何不确定性,一定能享用得到。
“未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确定,对于“未来”,任何一个人都无从把握,差不多只能听天由命。
再说,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倏忽就会消失,人本身即充满了不确定性。
所以,经济学家认为,同样的商品,放在今天,比放在明天对人的价值要大。
经济学家把人的这种对于现在物品的评价高于未来物品的评价的心理,叫做“高估现在,低估未来”。
“高估现在,低估未来”,是人类思维的特性,是一种宿命。
比如,你是千万富翁,遇上大洪水,正在急流中,就要被巨浪吞没,我从你旁边经过,我可以救你,而且只是举手之劳。
假设,除我之外,没有人知道你有危险,能救你。
我提供两个方案供你选择:第一,马上救你,但是你必须给我你全部的财产;第二,明天早晨再来救你,只需要给我100元。
相关专题
相关阅读文章
- 1: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440页
- 2:oil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510页
- 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483页
- 4: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410页
- 5: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385页
- 6: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542页
- 7: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219页
- 8: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14页
- 9:金融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48页
- 10:公开市场操作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