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71页
作者:梁珊珊 时间:2020-08-23 10:30 浏览(948)
第12章 企业之三:边际产量递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朝诗人李绅[1]的这首小诗,小学课本就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很多人从小到大的一个观念是:农民最辛苦,农民的劳动最重要。因为人须臾离不开粮食,所谓“国计民生”头一条就是粮食。其实,在粮食的生产过程中,农民所起的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以生产大豆为例,需要两种要素,一是农民的劳动,二是土地。土地一般是固定的,不会变
第12章 企业之三:边际产量递减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唐朝诗人李绅[1] 的这首小诗,小学课本就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很多人从小到大的一个观念是:农民最辛苦,农民的劳动最重要。 因为人须臾离不开粮食,所谓“国计民生”头一条就是粮食。 其实,在粮食的生产过程中,农民所起的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以生产大豆为例,需要两种要素,一是农民的劳动,二是土地。 土地一般是固定的,不会变动,叫“不变投入”,农民可多可少,是“可变投入”。 我们先看看,农民的贡献有多大。 假定土地,只有一亩不变,农民可以增减。 如果只有一个农民,可以产800斤大豆。 两个农民,会不会产1600斤或者更多呢?不能,我们假设是1400斤,平均每人700斤。 三个农民,不会产2400斤,也不会是2100斤,只会更少,如1800斤,平均每人600斤。 农民的平均产量一直下降。 为什么平均产量下降?举个例子,一个班有20个士兵,平均身高170厘米,这时,来了一个新兵,身高175厘米,这个班的平均身高就会上升;如果新兵只有165厘米,这个班的平均身高将会下降。 平均身高之所以下降,是因为新兵的身高低于原来士兵的平均身高。 对于新增的东西,我们有一个专门的词:边际。 新兵的身高,是“边际身高”,边际身高高于平均身高,新的平均身高上升;边际身高低于平均身高,新的平均身高下降。 上面的平均产量之所以下降,是因为新增加的这个农民所增加的产量,比原来的平均产量低。 具体而言就是,第二个人增加的大豆没有第一个人多,第三个人增加的大豆没有第二个人多,等等。 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