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协作。
所谓协作是指尽可能地满足双方的利益,努力做到让大家都满意。
成功的协作可以使冲突当事人都能够成为赢家,达到“双赢”的局面,当事人会对结果产生很强的责任感。
协作需要创造性,双方需要积极思考新的方法。
协作的方法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可以使双方都能够受益。
冲突的双方可以先定义清楚问题,对各自要达到的目标排序,然后双方找出可行方案,若不可行,可以定义可接受的范围。
如果某一方案能使双方利益最大化,但对其中一方更有利的话,应该对另一方进行适当的补偿,以使双方均衡。
③ 回避。
回避就是既不寻求满足自己的愿望,也不寻求满足他人的愿望,先把事情放到一边,留待以后处理。
回避冲突对解决冲突是没有作用的,但对于处理琐碎事件,特别是那些能够自行消亡的事情非常实用。
如果遇到因为情绪问题引起的冲突,在最初采用回避策略可以使人冷静下来,为今后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做准备。
④ 迁就。
迁就就是一方尽量满足对方的愿望或者屈从对方的意愿,以他人的利益为重点。
迁就主要表现为传递愿意改善关系的信息,或者赞扬对方,或者为其提供帮助。
如果冲突是因为情绪产生的,迁就能够避免冲突升级,有利于帮助改善双方的关系。
但如果冲突涉及资源规划、责任分配等实质性问题,迁就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项目后期的更多问题。
⑤ 折中。
折中是冲突双方的一种交易,双方都希望在现有条件下能够获益最大。
所以双方都会折中地考虑别人的愿望,都会做一些让步,放弃一些东西。
折中的关键是让双方都感觉公平。
折中在双方都有达成一致的愿望时会很有效,但前提是在满足双方的基本期望的同时,双方必须保持灵活的态度,而且必须要相互信任。
采取折中的策略,带来的最消极的影响是双方会因为满足短期利益而牺牲了长远利益。
比如两位项目经理为各自的项目做预算,需要资金的投入。
由于资金有限,两人会通过折中而各自分得一些资金。
但这种方式造成的结果是,两个项目都可能会因为资金的短缺而导致项目的失败。
一般说来,如果不能取得双赢,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采取了错误的心理假设,而折中的结果最终总会留下后遗症。
(5)得到冲突处理结果。
冲突双方之间的行为和反应相互作用导致了最后的冲突处理结果。
如果冲突解决后能够提高项目的质量,激发革新与创造,调动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那么这种冲突的解决是有益的,它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如果冲突解决后带来的是沟通的延迟,凝聚力的降低,组织成员之间明争暗斗,这种冲突的解决便是破坏性的,非但会减低项目的绩效,有时甚至会对企业的生存带来威胁。
项目平衡的策略出色的项目管理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更少的时间里,以更少的资金做更多的事情。
项目一般会面临资源的限制,因此成功的项目管理需要在进度、费用、范围和质量等方面取得平衡。
项目经理一方面需要使项目的利益相关方满意,另一方面又必须控制利益相关方不合理的要求和对项目不恰当的期望。
- 1:wbs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71页
- 2:wbs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72页
- 3:北京印刷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7页
- 4:变革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142页
- 5:财务审计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123页
- 6: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1页
- 7: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2页
- 8: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3页
- 9:发起人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49页
- 10:风险识别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