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采用标准化的沟通形式都说“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实,在企业中采用标准化的沟通形式对消除“信息漏斗”和预防“信息孤岛”等现象是很有帮助的。
标准化的沟通形式有以下好处。
1. 可以避免依赖个人经验而产生风险我们每个人都有开展工作的习惯做法,但是一个人的经验在变化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问题。
当我们对一件事太习惯时,我们会采取“下意识”的行为,而不去计划和检查。
标准化的沟通形式要求我们每一次都按部就班,要留下证据,这样就减少了个人习惯产生的风险。
在军队中为什么要重复长官的命令也是这个道理。
2. 可以形成统计规律而把握重点“20/80定律”有多种用途,例如,“20%的顾客带来了80%的收入”、“80%的问题来自20%的原因”等。
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他们必须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关键的地方。
同样,企业也需要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有效产出最大的地方。
没有统计和度量就难以管理。
不能做到标准化,就不能形成统计规律,也就不能分清哪些是属于我们该管好的20%。
3. 可以减少人际矛盾人际矛盾的产生很多来自沟通方面产生的误解或其他不足。
说话时“不把自己当外人”或“不把自己不当外人”等情况很容易产生沟通问题而出现人际矛盾。
特别是对临时性的项目而言,具有不同文化和专业背景的利益相关方之间如果缺乏标准化的沟通形式,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敏感问题,会产生人际矛盾。
在开会时,很多高管人员不自觉地会将会议开成一言堂,这样不但效果很差,而且会将各种矛盾集中到自己身上。
有时候,领导身先士卒不仅没必要,而且有危害。
在商务谈判时,最高决策者从来不会一下子就加入谈判队伍。
政府关联项目中的沟通和协调世界上很难有纯粹的商业企业。
企业做到一定程度,难免会和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国,有很多项目是在政府关注下进行的。
这类项目可以笼统地定义为“与政府政绩有关的项目”。
这样的项目既有让人羡慕的地方——它们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也有让人烦恼的地方——它们容易受到政府的干预。
为了提高这类项目的成功度,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对这些上级进行沟通“管理”。
其要点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三部分。
1. 抓好呈报工作领导很忙,很多事情不可能深入了解,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你无须让他们了解详情。
这一点有些像我们平时见到领导时打招呼的情景:你可能觉得领导匆匆忙忙不会看见你,因此你也装着没看见领导而不和他打招呼,但实际上领导不和你打招呼是正常的,你不和领导打招呼的行动全在领导的视野中,其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在路上碰见领导,无论他是否听见、是否看向你,都需要不计回报地向他打招呼。
同样,无论领导是否有时间看你的报告,你都要当作他会看你报告,都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呈报。
呈报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它可以让领导知道你在干事,在干他关心的事,而且是在卖力地干这件事。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这是个态度问题”。
这句话很有含义,它虽然不一定有实货,但其作用却往往比实货更大。
其次,它可以吸引领导对你负责项目的注意。
领导在你这个项目上投入的精力越多(哪怕只是看看报告),项目对他的影响力越大,他越不希望该项目失败,他越会支持该项目。
最后,它可以成为你的免死牌。
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一方面嚷嚷着要授权,一方面又将本有的权力逆向交给上司,事事请示汇报。
为什么?一来领导喜欢这样,二来可以推卸责任。
呈报手段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 1:wbs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71页
- 2:wbs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72页
- 3:北京印刷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7页
- 4:变革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142页
- 5:财务审计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123页
- 6: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1页
- 7: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2页
- 8: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3页
- 9: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4页
- 10:发起人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