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叫做预选项目组成员。
如果企业具备了前文所说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那么这一步骤可以通过其中的“成功的项目经历”、“工作状态”和“知识和能力取向”这三部分实现。
这一步实际上也是判断项目组能否与项目特点相和谐。
在预选了项目组成员以后,要考察这些成员相互之间能否合得来,在性格上是否匹配,在团队角色上是否相称。
如果互相匹配,就初步确定为项目团队成员;如果互相不能适应,就得重新选择项目团队成员。
这一步可以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人气/性格取向”和“团队角色取向”实现。
如果项目组成员之间相互融洽了,那么还要看这些成员和顾客能否相互融洽。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项目的任务是项目团队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尤其是与顾客共同完成的。
如果没有客户对项目的支持,很难实现项目的目标,更不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果预选的人员能够和顾客相互融洽,那么这个人就可以成为正式的团队成员;如果这个人不能够和顾客相互融洽,那么还要看这个人所具有的技能是否能够弥补这种不足。
如果项目组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准确实高超,它们能够弥补他们与顾客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不和谐,则其也可以成为正式的成员。
如果他们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弥补这种不和谐,那么就需要重新选择项目组成员。
除了项目团队成员之间、项目团队与项目任务和特点之间的和谐以外,采取何种项目管理和工作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选择项目团队成员时,我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假设:只要选择的项目团队成员既有工作能力又有工作积极性,那么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不然,只有采取了与团队任务、团队成员特点相和谐的管理机制、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才能使团队产生良好的成果,否则不仅降低了团队的效率,还会使团队产生冲突最后导致团队的瓦解。
使项目团队度过完整的生命周期项目是有生命周期的,同样,项目团队也有生命周期。
典型的项目团队从建立到解散需要经过5个阶段,即形成期、风暴期、规范期、成果期和结束期。
1. 形成期项目团队的组建阶段为形成期。
在这个时期,团队的主要特征就是“礼貌”。
人员刚刚到来,彼此之间不一定很了解。
他们均带着对实现项目成果和个人期望来到一起,彼此之间非常礼貌。
在项目团队形成时,确定项目目标和项目团队的工作原则与方法,使其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是十分重要的。
项目团队必须能够缩短这个时期。
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的每个成员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他们会私下自问这么一些问题:这个集体值得我付出努力吗?我到底是否适合这里?还是作为局外人为好?哪些人可能成为我的朋友,哪些人可能成为我的对手?在这个阶段使项目团队成员从心理上融入团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指导型的人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善于分析问题、定义概念。
凭理性分析能力,他们能够使项目团队成员领会到项目的真正目的,使大家看到齐心协力的好处,以及能够帮助大家确定迈出第一步的方法。
- 1:wbs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71页
- 2:wbs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72页
- 3:北京印刷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7页
- 4:变革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142页
- 5:财务审计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123页
- 6: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1页
- 7: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2页
- 8: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3页
- 9: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94页
- 10:发起人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 第2版 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