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体制还同政、官、财的企业体系紧密结合为一体,造成新的“政商”型企业家,成了结构性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67]财团垄断所构筑起来的坚硬躯壳使得它不惧未来的竞争压力,这抑制了日本企业的进步。
如果对这一点缺乏概念,我们不妨想一下:这些年来美国不断涌现出新的全球知名企业,日本出现过吗?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本企业,仍然是我们小时候知道的那些名字,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日本是一个出口主导型国家,它的外向度一直很高。
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问题,主导产业没有及时地更替。
经济增长是主导产业部门依次更替的结果,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的存在。
主导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它的发展能带动其他产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出现新的主导产业代替传统的主导产业,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保持经济的活力。
但是,日本没有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且传统的主导产业也失去优势,突出表现在家电和汽车产量的下降。
一方面,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领域,日本已渐渐与美国拉开了距离,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受到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威胁;另一方面,在大众消费品的生产方面,日本已很难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抗衡。
[68]1992~2000年,日本9次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总额已达12911万亿日元。
如此巨大的财政支出规模却没能使日本经济走出低迷,带来的是政府高达666万亿日元的债务,相当于其海外纯资产的5倍。
为支持银行处理不良债权,日本金融当局1991~2001年连续十几次下调官方利率,从6%降至0.35%,以清理坏账。
为防止新的不良债权出现,银行还出现了惜贷现象,这又对企业的设备投资乃至整个经济恢复起了拖后腿的作用,导致不良债权继续增加。
企业经营长期萎靡,投资下降态势明显。
泡沫经济期间形成的生产过剩和目前的需求不足,使企业原有设备开工率下降,经营业绩持续下跌。
2001~2002财年,几家知名企业经营业绩令人堪忧:东芝、日立、三菱、富士通等均出现巨额赤字或大幅下降。
[69]当掌握着日本经济命脉的大垄断财团业绩下滑,日本经济也很难真正向好。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饱受通货紧缩之苦。
经济数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资产紧缩和通货紧缩的双重紧缩之中。
通货紧缩不仅加剧了资产紧缩,而且使日本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失去了作用,日本经济迟迟摆脱不了长期停滞的局面。
[70]
上一篇:中欧经典案例集 第97页
- 1: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86页
- 2: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87页
- 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88页
- 4: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89页
- 5: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91页
- 6: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92页
- 7: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94页
- 8: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95页
- 9: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96页
- 10: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2) 第1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