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更可能对它预计崛起的挑战者进行打击,而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恰恰预计:2016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因此,美国“战略新移”以后,其目标就变得非常明确。
笔者在本书的上部“现实篇”中已做过分析,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优势,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超级“福利”——通过“金融杀”战略,美国正在按部就班地为构建金融大帝国打基础。
2016年以前,美国将完成整个构建过程。
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超越传统地缘、能源、军事等局限的超级金融大帝国。
从全球角度来看,作为世界经济周期波动主导国的美国,从2013年12月开始削减购债,并慢慢收紧货币政策,在2016年开始后的这个周期又会通过不断加息来加快资金回流美国的步伐——这是美国大战略的必然结果。
从国内的因素来看,由于经济放缓,中国试图对飙升的信贷进行控制,导致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转而利用成本低廉的海外信贷。
据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数据,2013年,海外向中国投放的贷款增长高达50%,至1.1万亿美元。
其中,对中国贷款规模最大的是英国的银行,如汇丰、渣打。
2013年,英国银行向中国投放的贷款增长37%,达到1950亿美元。
其次是美资银行,包括花旗银行等,在2013年向中国投放的贷款增加14.6%,达到809亿美元。
上述数字并不包括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发行的债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海外发行的债券总额暴涨了58%,至2743亿美元,其中大多数是由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非常糟糕的是,这些海外贷款中的约2/3将在2014~2015年到期。
[7]美国标普公司也认为,到2016年以前,在中国的带动下,亚太市场未偿还的企业债规模预计会超过欧美市场的总和。
中国企业债务的不断积累意味着全球金融系统的风险在不断增加。
[8]随着美元升值步伐的加快,这些以美元为主的海外贷款将成为中国许多企业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成为压垮相关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这些风险将在2016年开启的新周期里集中爆发。
并且,2015年就是中国信托集中偿付期,这恰与房地产的日渐萧条和经济的低迷对接,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在2016年集中爆发的概率。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信托业资产总规模创历史新高,达10.91万亿元,与2012年的7.47万亿元相比,同比增长46%,而从2009年到2012年,我国信托资产连续4年同比增长率超过50%。
信托业已成为资产规模仅次于银行业的金融服务业“老二”。
信托资产结构仍然以单一资金信托、融资信托与工商企业运用为主。
其中,单一资金信托占比69.6%,集合资金信托占比24.9%,管理财产信托占比5.5%。
- 1:货币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138页
- 2:货币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146页
- 3:货币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24页
- 4:货币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638页
- 5:货币m2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91页
- 6:货币m2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42页
- 7:货币供应量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86页
- 8:货币政策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43页
- 9:建筑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294页
- 10:江苏经济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