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危险的粮食在中国人均耕地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并且继续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大量宝贵的耕地荒芜着无人耕种。
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撂荒现象。
笔者曾经多次到乡下调查,发现这些年来,耕地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
“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称,我国每年撂荒耕地有近3000万亩。
”[49]这对中国的粮食安全而言,无异于后背插刀。
谴责农民的责任感缺位是不明智的行为。
恰恰相反,农户的这种选择是理性的。
塞缪尔·波普金(samuel popkin)认为,农民也是理性的投资者,通过公共和私人的长期、短期投资来提高生计水平,他们会在权衡长短期利益和风险之后做出合理的决策。
[50]造成耕地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的直接原因,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
脱离农业的人口在劳动力中的占比,从1982年的15%上升到2000年的43%,这些脱离农业劳动的人中有接近1/4的人根本没有在农业生产中投入过时间。
一代农村居民在脱离土地,这一过程在2000年后的10年里还在加速。
[51]由于青壮年放弃农业生产,把土地留给家中的妇女或老人耕种,直接造成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空洞化和农村破产化。
而且,种地效益低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加大了种地成本,农民无利可图。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滞后,也致使农业生产条件差、抗风险能力弱、种田风险大。
[52]另外,中国过去的政策、法规关于农民对土地转包、转让方面的权利长期未能明确和确定,使得不愿意种地的转不出去、愿意种的包不进来,导致转包、转入的脱节。
[53]撂荒现象日益严重,给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众所周知,国际粮食市场的供应量是相对有限的,并且每当出现自然灾害,一些国家甚至会出台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
2010年8月,因干旱影响了农作物生产,普京宣布,从8月15日起到12月,暂时禁止出口谷物和其他农产品,国际小麦价格闻风暴涨。
[54]2010年9月2日,普京再次宣布,粮食出口禁令将至少延续至2011年。
[55]这也就意味着,靠国际市场来填补粮食缺口是非常危险的,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这也是与其他大宗商品相比,粮食更容易走出独立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粮食是真正意义上的命脉!面对严峻的现实,高层对粮食问题开始给予了空前的重视。
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2014年的经济工作主要任务时,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从历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这次的任务部署对于粮食工作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 1: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387页
- 2: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388页
- 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389页
- 4: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392页
- 5: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394页
- 6: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397页
- 7: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400页
- 8: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422页
- 9: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432页
- 10: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4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