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前看,对美国与伊朗缓和关系的理由就变得更加清晰了:伊朗局势缓和,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可以强化西方对抗俄罗斯的底气,同时削弱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大棒政策的威力。
乌克兰动乱使得欧美与俄罗斯之间脆弱的面纱被彻底揭开,仅有的虚伪的温情已经不再,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博弈。
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是无可替代的。
比如,对俄罗斯而言,失去了乌克兰,俄罗斯的海上军事力量将被大大削弱。
虽然身为传统意义上的陆地强国,俄罗斯对海洋却是极其重视的。
沙皇时期的彼得一世为获得通向波罗的海的入海口,不惜对瑞典作战长达21年,最终如愿以偿。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海军的活动范围大大收缩。
2013年,俄罗斯政府宣布将恢复自苏联解体以来丧失的全球海军的存在,俄海军司令再次确认将在地中海建立常设海军作战编队。
[10]如果大家关注到俄罗斯政府的这个动向,就会发现,从此开始,欧美加快了拉拢乌克兰的步伐。
争夺的焦点,恰恰与俄罗斯海军有关。
俄罗斯尽管拥有37653公里长的海岸线,却被地理分割成了互不相连的4块,因而,俄罗斯海军的战略机动就必须通过公海进行,而地中海是沟通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以及黑海舰队的必经之路。
地中海对俄罗斯的经济意义也非常重要,俄罗斯每年有60%的进口货物经过这里输入。
黑海舰队是俄罗斯唯一处于温带海区的舰队,一年四季均可通航。
该舰队能常年进出地中海,既牵制部分北约海军力量,又成为联系俄罗斯舰队的纽带。
[11]而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和舰队司令部设在乌克兰南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
冷战期间,黑海舰队的战略任务是控制土耳其海峡,出地中海应对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破坏欧洲的石油航线以及美国至亚洲的海上交通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从南翼包围欧洲;支援印度洋分舰队。
苏联解体时,黑海舰队按照协议划归俄罗斯,但舰队锚地所在的港口属于乌克兰。
当时约定俄罗斯租用乌克兰的这些军港,每年交纳约1亿美元作为租金,将于2017年撤出塞瓦斯托波尔[12]——这个时间节点,恰在2016~2022年,微妙之处也在这里。
虽然2010年4月21日,乌克兰与俄罗斯签署租赁协议,同意俄罗斯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港口2017年租期到期后,延长25年至2042年。
[13]但是,乌克兰反对这一协议的声音一直非常强烈。
- 1:全球清廉指数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982页
- 2:人口问题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67页
- 3:人民币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433页
- 4:人民币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40页
- 5:人民币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49页
- 6:人民币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935页
- 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59页
- 8: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657页
- 9:人民币汇率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61页
- 10:人民币升值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