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中国大趋势:2013~2015(上) 第一节 揭开中国房价之谜笔者反复强调,2013~2015年的这个阶段,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过渡的阶段,是经济结构高度畸形发展后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这种调整始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衰落,其显著特征是需求逐渐下滑、销量逐年下滑、价格逐渐下滑,而库存逐渐增加、应收账款逐渐增加。 价格的下滑与成本的上升,让制造业所代表的实体经济一年比一年艰难。 制造业先于虚拟经济而慢慢入冬。 寒意一年胜似一年。 随后,这种寒意慢慢从实体经济传导到房地产、银行等行业。 实体经济是基础、是先导。 2013~2015年,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黯然谢幕步入衰退的阶段。 当实体经济告别辉煌并迎来痛苦的调整,根基动摇的房地产和金融业这两大虚拟经济的组成部分,也将随之在辉煌中完成筑顶的过程,并在能量累积后回归到它本来的位置。 那么,这个过程如何完成?我们先看房地产。 决定中国房价走势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用传统的价格理论、供需理论来看中国的房价,很容易偏离。 笔者这几年来一直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查阅了无数的资料,也去很多地方做过实地调研,渐渐找到了决定中国房价走势的根源。 找到了这个根源,也就明晰了中国未来的房价走势。 笔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不想直接简单地写出结果,而是与各位朋友一起,慢慢找到这个结果——等完成这个过程,我们会发现,中国未来的楼市趋势、经济趋势其实已经非常明确。 要判断房价的趋势,我们必须了解,是什么在推动中国的房价上涨?这些因素是否发生了改变?这轮汹涌的房价上涨,为什么从2003年开始?除了前面提到的包括房改在内的政策因素、货币超发因素、需求因素,还有什么力量在推动房价的上涨?人们在讨论房价的时候,总喜欢以一个整体的概念去讨论。 其实,无论是就中国还是从世界而言,房价永远都是一个区域问题。 首先,这是由住宅的物质特性所决定的。 因为住宅的位置不能移动,使得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局限性,即本质上是地方市场而无法形成全国性市场,不同地方的住宅市场不能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1]其次,房价每年是有折旧的。 房屋在长期的使用中,虽然保留原有的实物形态,但由于自然损耗和人为的损耗,它的价值也会逐渐减少。
上一篇:中欧商业评论精选集 第158页
下一篇: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211页
- 1: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456页
- 2: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483页
- 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497页
- 4: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00页
- 5: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02页
- 6: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03页
- 7: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05页
- 8: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11页
- 9: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13页
- 10: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 第5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