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暴眼逐浪毋庸置疑,创新很炫、很酷,却也是在风暴眼中夺食,成功了或可重塑行业,失败了也会一蹶不振。
要在风暴眼中逐浪,就要掌握高超的逐浪技术而不是空有一身蛮劲。
对此,我们或可借鉴金融业的一些风险规避的思路和方法,将其应用于创新风险管理之中。
计算创新var 猜猜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在股市结束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绝不是去酒吧喝一杯!真正的银行家们在每天交易结束后,会立刻计算出一份风险分析报表(risk report),客户可以根据这份报表为明天的交易制定新的策略。
在计算风险报表中,银行家们会列出银行的每一项投资的资产总数和该投资的危险系数,并且将两者相乘计算出潜在的危险资产数var(value at risk)。
创新管理者也应像银行家们那样,不是在事后借酒消愁,而是在事前对每一项创新研究都有清晰的认识,既能清晰认知创新失败和创新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量级,也能算出创新失败对企业可能带来的损失,并将两者相乘计算出企业创新的var。
有着百年历史的波音公司的飞行器研发能力世界领先,在新机型的设计上经验丰富,出现致命问题的概率非常低。
但由于空难会对乘客和公司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任何致命错误的代价都非常昂贵,接近于让整个公司一蹶不振(如德·哈维兰和麦道公司),创新var值非常高。
所以直到今天,每一架波音客机的设计都要经过数量庞大的测试,任何一个细小的改动都要经历价格不菲的测试程序。
就如飞机结构测试,每个新设计的飞机都必须被放置在测试平台上,利用机器将机翼拉升至1.5倍于设计极限的弯曲角度,来来往往拉升10万次,以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
在“波音747”的研发过程中虽然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波音公司依然坚持完成测试要求,丝毫不敢怠慢,正是源于创新管理人员意识到公司的高创新var值。
两个鸡蛋放两处 规避创新风险的另一招是不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在创新管理中,微软研究院是有效使用差异化定位管理创新风险的典型。
微软的销售收入完全建立在其创新产品的研发之上。
如每次新版本的windows和office的推出,是公司短期内市场占有率和充足利润的根本保证。
绝大部分的微软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创新人员,任务就是开发新一代产品。
但微软并非只关注产品研发。
微软研究院是微软公司的一个特殊部门,只雇佣最优秀的博士毕业生。
坊间传说进入微软研究院成为研究员可能比成为许多知名大学的教授更困难。
微软在提供给他们充足经费的同时,几乎没有将任何产品研发任务交给这个微软智商最高的部门。
研究院完全关注于更为基础而深远的研究。
微软研究院虽然几乎没有参与任何产品的直接研发,但从事着许多高风险的长期研究课题,成为微软始终领先业界的根本。
比如,微软在2010年推出的kinect人体动作捕捉游戏系统,便是微软研究院多年基础研究的成果之一。
微软意识到不同创新研究的差异性,在企业中将创新部门也分而治之,既有保证企业短期成功的产品研发部门,负责那些低风险但短期内至关重要的项目;也有保证一旦成功便可能为企业带来长期领导力的微软研究院。
这就如华尔街的基金公司,既将雄厚资金投入发展前景良好的公司,也会将一部分资金投入风险极高的投资项目,保证了长期和短期的利益平衡和风险控制。